登录 注册

东昌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502013583620H/2014-13375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4年10月09日
标      题: 通化市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昌区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通昌政办发〔2014〕21号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13日
索  引 号: 11220502013583620H/2014-13375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4年10月09日
标      题: 通化市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昌区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通昌政办发〔2014〕21号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13日

关于印发东昌区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昌政办发〔2014〕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

  区发改局制定的《东昌区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通化市东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0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东昌区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特色城镇化实现新突破的战略部署,我区结合省市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方案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城乡发展,提高全区特色城镇化建设水平,特别是加快推进金厂镇省级示范镇建设进程,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促进人口集聚、城镇扩容提速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镇企联建,产城融合,多元投资,以城带乡,树立“医药健康产业重镇,生态休闲宜居新城”的建设定位,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高新产业聚集地、高端生态健康城、高质生活首善区。

  二、工作目标

  按照“条带状布局、组团式发展、建设示范强镇、城乡双向交流”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业支撑,坚持改革转型,坚持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稳妥实施“三改”工作,提升承载能力和总体规模,发挥示范城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全区城镇化率达到95%以上。最终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产业科学发展良好,生活安逸富庶幸福,社会文明和谐稳定的总目标。

  (一)城镇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三个乡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8:75.4:22.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15亿元,体制收入88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远期到2020年,三个乡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7:60.5:37.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体制收入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0元。

  (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转移农村人口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0.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7%。九年制义务教育达到100%。远期到2020年,转移农村人口2.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1.3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三)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6.3%(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下同);城市管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6%;排水管网覆盖率达98.7%;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7.3%。远期到2020年,燃气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排水管网覆盖率达100%;供热普及率达100%。

  (四)生活质量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三个乡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6平方米。远期到2020年,三个乡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8平方米。

  (五)“三改”工作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启动并完善“三改”试点工作。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股份制经济组织的优势,成立金厂土地经营股份公司。深入开展居民户籍转变工作,将宅基地换房后的农民统一办理城镇户籍,建立新金厂社区。探索将夹皮沟村、上龙头村村委会改建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远期到2020年,完成进城农民户籍改革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民综合产权股份制公司改革。

  (六)“三区”建设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全面推动龙头村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业产业园区产值达到20亿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11万平方米,转移安置农民1230户,4000人。远期到2020年,建设龙头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纵深发展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年产蔬菜2000万斤,提供就业岗位500个。金厂镇医药工业产业园和镁合金工业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84公顷,年可实现产值54.06亿元,安置就业1900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总建筑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安置农民3500户。

  三、工作内容

  (一)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继续完善各项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各项规划的编制、调整工作,强化规划管理,促进各乡镇健康、协调发展。按照“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聘请高水平、有实力的规划团队编制全区及各乡镇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清晰界定各乡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各乡镇的空间布局,以保证区域内各乡镇协调发展。

  (二)用好政策,完善体系,加快推进“三区”建设

  搞好土地运作,保障建设用地。切实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制定完成土地增减挂钩规划,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在夹皮村、龙头村置换出农民宅基地1.1平方公里,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工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提供建设用地,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生猪、奶牛和家禽等畜牧业养殖规模,着重抓好棚膜蔬菜、食用菌、草莓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业,做精做深农特产品加工业。在龙头村建设2平方公里以设施农业为主,集科研、观光、园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农业园区。打造龙头无公害蔬菜、西昌蛋禽、长流猪肉、官道岭豆制品、横道草莓等品牌产品。

  二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依托产业优势,按照“一区两园”布局,打造特色工业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金厂镇沿303国道两侧至夹皮村建设金厂工业园区,依托万通药业、修正药业等医药企业和祥元镁业进行医药工业产业园和镁工业产业园建设。环通乡依托百泉食品等企业建设食品保健品产业园,江东乡依托变压器等企业建设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园。预计2020年园区内将有57户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15户,千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户;医药研发与生产企业8户,医疗器械、医药包装企业15户,其他配套产业20余户。实现年产值7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3亿元。

  三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建设金厂镇金世佳园小区、罗兰香谷小区、龙头村农民居住社区和夹皮村农民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环通乡、江东乡以“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在石棚子村、保安村、官道岭村等陆续启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规划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同时,完善养老服务场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文体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幼儿园、小学、体育健身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设,使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三)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全面推进“三改”工作

  积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探索和谋划以农村集体综合产权作为股份成立农村集体产权经营管理公司,提升集体经济产权收益水平,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积极破解征地拆迁工作的矛盾和难题,以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管理为核心,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将集体资产确权量化到农民个人,让农民成为股东,拥有可以交易、继承的个人股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及现代产权制度,不断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有序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将宅基地换房后的农民统一办理城镇户籍,打破城乡二位管理制度,推动农民有序进城;逐步实行撤村改居。开展夹皮沟村、上龙头村村委会改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四)壮大规模,科学创新,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地

  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群,提升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用高新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以生物产业核心区建设为依托,推进中试平台、公共实验中心、检测评价中心等平台项目建设。发挥骨干企业主导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物能源、保健品、镁制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生态良好、用地集约、设施配套、产业集聚、生活便利的高端产业集聚地。

  (五)依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高端生态健康城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生态健康旅游产业,借力借势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金厂镇以万发拨子高句丽遗址、江沿古墓群、人参之乡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带;以白鸡腰森林公园、浑江畔江沿千亩花田、温泉度假宾馆为产业打造健康养生谷;以滑雪小镇、冰雪运动、自行车运动、极限运动为特点打造休闲运动城;以金龙湾乡野游乐区、江沿水上乐园、开心农场、户外野炊垂钓为特色打造农业生态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环通乡和江东乡大力发展城郊生态、休闲度假、特色农家乐旅游项目,推进保安农家乐绿色旅游、长流特色美食街、横道特色草莓节、横道知青大院建设。不断挖掘生态健康旅游新亮点,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高端生态健康城。预计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将超过40万人次,旅游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收入将过亿元,安置农民就业将超过500人,第三产业产值达到22亿元。

  (六)夯实基础,增强功能,打造高质生活首善区

  发挥地域优势,拉大框架、改善环境,进一步增强承载能力。在基础设施方面,以道路建设、绿化亮化、河流堤防、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改善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配套设施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将供水、供暖、供气等配套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实施引水、引气、集中供暖、危房改造、暖房子等民生工程。加强电网、通讯网络、公交运行网、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生活设施建设。在商住开发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商贸地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开发能力和档次。深入推进保利罗兰香谷、礼同厚德载物、丽景三期等房地产在建项目,协助做好龙溪谷滑雪小镇、保安村地产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工作,全面谋划适时启动金厂镇区滨河商业群项目。二是延伸房地产业发展链条,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鼓励房地产企业配套建设写字楼、宾馆酒店、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等,大力引进区域性企业总部、大型知名商贸品牌企业项目入驻。在金厂村跃进片和前进片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服务全市的中央商务区的起步区,加快金融、地产、酒店、商贸、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高质生活首善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成立城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成立城镇化宣传报道组,推动省、市、区各类宣传媒介对城镇化的报道和宣传,达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成果有良好的社会舆论效应,引导农民对城镇化支持和配合,战略合作者对示范镇发展了解和参与。

  (三)落实工作任务。通过各项工作任务的分解,切实履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强化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分工和责任落实,明晰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合力。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乡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采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成立符合融资要求的股份制城镇发展总公司,全程运作并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各项建设资金。在金厂镇设立一级国库,扩大财税、土地出让返还收益,各相关部门全力争取省市各级城镇化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

  (五)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重点工作任务和项目实施分类梳理、建档立案、动态记录、及时通报,及时跟进督导帮促,建立科学合理、完整准确、便于查找的考核体系,以季考核、年总结的形式督导城镇化建设进程。